陸羽《茶經》云:『茶名有五:一曰茶,二曰檟,三曰蔎,四曰茗,五曰荈。』《品茶要錄》:『茶即古荼字也,周詩記荼苦,春秋書齊荼,漢志書荼陵,至陸羽茶經,玉川茶歌,趙贊茶禁以後,遂以茶易荼。』枕譚:『古傳註茶樹初採為茶,老為茗,再老為荈,今概稱茗,當是錯用事也。』可知茶之名稱,來源已久。
《神農食經》亦曰:『茶茗生益州,三月三日采,茶之茗,其始為荼。』由上考之,神農時即發見野生茶種,漢時已知種植矣。
以上乃就我國茶之歷史而言,至安溪栽茶,始於何人,起自何時,考之書籍,尚無記載,惟據老農云,該縣植茶始於雍正初年,離今二百餘年,初植於嶢陽之南山,漸次繁衍,百年前傳入第三區之藍田,三十年前始傳入珊屏。目下安溪各區,皆有種植,唯多少不同耳,計第四區與第三區植茶面積最廣,而第一二區則略減也。